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6月21日,南宫体育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思想教研室组织教师团队赴山东威海刘公岛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历史重温与思想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从百年沧桑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夯实思政教育的实践根基。
一、踏访红色遗址,感悟历史厚度
刘公岛作为甲午海战决战地和北洋海军成军地,承载着中华民族近代屈辱与抗争的深刻记忆,教研室教师先后参观了甲午战争陈列馆,北洋海军提督署,东泓炮台等历史遗址,通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幕幕沉浸式场景还原,教师们直观感受了甲午战争的悲壮历程,深刻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东泓炮台遗址前,教师们驻足沉思 南宫体育,探讨“强国必须强军”的时代命题,进一步明确思政教育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中的关键作用。
二、开展现场教学,深化理论认知
活动期间,教研室依托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创新开展“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在甲午战争博物馆内,教师们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与批判”“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主题展开即兴研讨 南宫体育,结合展陈内容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与应对策略,在邓世昌雕像前,教师代表以“忠勇报国:从甲午英烈到新时代奋斗者”为题进行现场授课,将历史事件与“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引导团队成员从历史逻辑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
三、总结实践成果,谋划育人新篇
活动尾声,教研室召开专题总结会,就如何将刘公岛研学成果融入课程体系 南宫体育,科研方向展开研讨,会议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开发“甲午历史与新时代国家安全”专题课程,强化学生忧患意识,二是开展“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课题研究,探索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教学路径,三是建立“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赴红色场馆开展沉浸式学习。
此次刘公岛之行,既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历史回望,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思想动员,教研室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历史记忆化作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南宫体育。
撰稿:余腾飞
摄影:余腾飞